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201211‧吳哥窟 (05) - 藝術之鑽 (Banteay Srei)




Banteay Srei (a.k.a. 班蒂斯蕾/女王宮) 距 Siem Reap 市區約 34km 。據碑文記載,最早建於西元967年,是當時吳哥唯一的一個非國王所建的寺廟,據說是 Rajendravarman II (惹真德拉跋摩二世) 賜予大臣 (一說祭司) Yajnavaraha 邏粒河北邊的土地, Yajnavaraha 是一位學者兼慈善家,於是把贈賜的土地修建為寺廟,供僧侶、修行者居住靜修。 Banteay Srei 等到西元 1000 年 Jayavarman V 時才完工,原名「濕婆宮」,三座塔殿正中一座供奉的就是 Shiva (濕婆神)。 
Banteay Srei 座西朝東,長 200m ,寬約 100m ,內外有 3 層紅砂石的圍牆,從大門到中門約50 米,大道兩旁豎立著兩排對稱的2米多高的朱紅石柱,以及象徵 Linga 的雕像。 



第二道圍牆正東有3 個石拱門,中門兩側各有一根竹節狀石柱和一根鏤花石柱,上面是一個山形門眉,刻有許多武士像,描述的是一個有關戰爭的故事。 

第三道圍牆正東也是 3 個拱門,中間拱門也有鏤花門柱和雙層山形門眉。而圍牆的外圍則是蓮花池護城河。 


浮雕多分三層刻畫敘事,山形門眉上雕有象徵被神象淋浴祝福的 Vishnu (毗濕奴)的妻子克拉西米,以及 Vishnu (毗濕奴)的化身納拉辛瑪將阿修羅王撲倒在地準備結束其生命的故事 (好吧...我承認我看不出來這個故事...)

中心部分有 3 座朱紅色的寺塔由一巨大的石基相連,南北有對稱的配殿,還有石台石屏,所有建築都雕刻著各種圖案和畫飾。 




每座塔的東、南、北各有一門,門高僅有1.2 米,所有朝聖者必須彎腰屈膝才能入內,但現在已由保護線圍起禁止遊客靠近。每個門前都有石雕守護神一對,兩側牆上都有手持長矛的武士及身飾瓔珞的仙女浮雕。 

3 座寺塔中,中間一座最高,約 10 米,裏面供奉著 Shiva (濕婆神),南面一座供奉的是梵天神,北面一座供奉的是毗濕奴神。 

各寺塔門前都有一對守護石雕,右手持兵器,左手按在跪地的左膝蓋上,右腿半蹲式。頭部像猛獸又似鬼怪,外形彪悍,是婆羅門教三大神主的守衛者。 



與大部分吳哥古跡所使用的青砂岩不同,Banteay Srei 使用的紅色砂岩砌成,雕有玲瓏巧緻的各種花紋人像圖案,巧妙逼真,刀工精美細膩,是吳哥浮雕中最精采的建築,故又有「吳哥藝術之鑽」的美譽。 

把天鵝 (或孔雀) 當座騎的只有梵天之神 Brama (維基)

上層 Shiva (濕婆神) 懷抱雪山女神,中層眾神在向 Vishnu (毗濕奴神)求助,下層有著很多頭和手臂法力高強的魔王(羅婆那)正在搖動須彌山,兩邊是恐慌的人獅、大象。

此故事來自印度史詩「羅摩衍那」羅摩在尋妻悉多的途中助猴王須羯哩婆奪得王位的故事。猴王須羯哩婆被自己的兄弟波林搶走了王位,上面中間是猴王的哥哥和猴王,右面執弓的是羅摩 (大神 Vishnu 的化身),左面是表示打敗了猴王的哥哥,。下半部是坐在 Raho 身上的 Vishnu (毗濕奴)。

美麗的王妃,因為在國王死後因容貌美麗,引起各地國王的爭奪,於是王妃祈求 Shiva (濕婆神) 讓他容貌消失,於是跳著破壞之舞的 Shiva (濕婆神) 實現了王妃的願望,左下角是容貌因此變醜的王妃,戰爭也因此平息。

楞伽城十頭魔王羅波那用計劫走羅摩之妻悉多的故事 (??)

身騎三頭象Airavata之浮雕 (??)


建議參觀時間為早上 8~10 點,一來日出的暖光色澤漂亮,二來晚一點就會變成觀光客的菜市場,降低參訪品質,所以想包場的看倌請盡量趕早;但那尊仙女浮雕【東方蒙娜麗莎】最佳受光時間卻是下午,只能說有一好沒兩好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