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

201211‧吳哥窟 (11) - 大吳哥城 (Angkor Thom)


Angkor Thom (大吳哥城) 是由 Jayavarman VII 所闢建作為國都,多數人造訪都是由 Angkor Wat (小吳哥) 穿過南城門,大部分第一印象就是宏偉的南城門大道,及城門外夾道的善神及阿修羅雕像,同時也是著名的乳海翻騰的故事 (Churning of Ocean Milk)。





而門塔上方則有著著名的四面觀音像

北門塔上的四面觀音像

Angkor Thom (大吳哥城) 佔地約九百公頃,是個長寬皆 3km 的矩形。除了五個塔門及塔門上的四面觀音像著名以外還有多處古蹟可供參訪。一般參觀順序多由 Bayon Temple (請按) 開始,若時間許可再由 Bayon Temple 步行到 Baphuon ,再由 Baphuon 西側離開,往北穿過樹林便可見到 Phimeanakas ,接著向東穿過小城牆後便站上 Terrace of the Elephants 俯視整個廣場,接著再往北參觀 Terrace of the Leeper King 等古蹟。


(圖片來源:Wikipedia)

Baphuon (a.k.a. 巴普昂寺)

建於十一世紀中,位於 Bayon 的北側,一般背包客走完 Bayon 後會順便在 Angkor Thom (大吳哥城) 的幾個點走走, Baphuon 通常是第一站。

Baphuon 在元朝使者周達觀的「真臘風土記」裡曾寫道:「金塔之北可一里許,有銅塔一座,比金塔更高,望之鬱然。 其下亦 ... 又其北一里許,則國主之廬也,其寢室又有金塔一座焉。」,其中銅塔就是 Baphuon 。針對 Baphuon 的介紹,清清之「微笑吳哥」已經有非常詳細的介紹,這裡就不多提了。

進入 Baphuon 前長 172 米的參道,由短圓柱架高,自東入口的塔門延伸至寺廟山

Baphuon 供奉 Shiva (濕婆神) ,是一座神殿山,象徵 Mt. Meru (須彌山) 。建築主體共三層。

因為原本的石梯很陡,所以官方另外在南邊設了木梯,方便遊客上下。

Phimeanakas (a.k.a. 空中宮殿)




為磚紅的金字塔三層寺廟山的造型,佔地 35 m x 28 m ,依周達觀書中所記載,這裡住著九頭蛇精,「聞内中多有竒處,防禁甚嚴,不可得而見也。其内中金塔,國主夜則卧其上。土人皆謂塔之中有九頭蛇精,乃一國之土地主也,係女身。每夜(則)見國主,則先與之同寢交媾,雖其妻亦不敢入。二鼔乃出,方可與妻妾同睡。若此精一夜不見,則番王死期至矣;若番王一夜不往,則必獲災禍。」

根據記載,當時建築十分壯麗,除了浮雕外還鑲有寶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